家庭主婦將白蘿蔔煮熟、切開後攤放在流理台上,發現原本應呈現白濁狀態的白蘿蔔,每個切面都可觀察到白蘿蔔竟然變成「藍心蘿蔔」,認為是農夫有蠱惑,落咗化學嘢,或者認為是防腐劑!

 

白蘿蔔切開發現變色?藍色、紫色OK,黑色就別吃了!
切面為藍色,不會影響人體

白蘿蔔為什麼會變色?


台灣臉書粉絲專頁「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美術館站」曾指出,種出「藍心蘿蔔」的可能原因有土壤酸化、乾旱,或使用過量石灰導致土壤缺乏「硼」元素,或是蜜蜂授粉時讓紅心蘿蔔和白蘿蔔雜交,也可能是施肥不當所致。

 

該專頁提到,最常見的原因是白蘿蔔含有酚類物質,經低溫保存後會轉換成花青素,花青素遇鹼性物質會變成藍色,遇到酸性物質會變成紫紅色,但上述原因均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負面影響,仍然適宜食用。

 

白蘿蔔龜裂可以吃嗎?


白蘿蔔盛產於冬日,生長期約兩個半月,加工用(菜脯)需三個月,如果恰逢暖冬、氣候陰晴不定,不僅白蘿蔔受影響減產,品質也會下滑,出現大小不均、重量縮水、裂果率增加(表面明顯龜裂)的問題,白蘿蔔及其加工品的價格都會上揚,不過這類白蘿蔔,切除破損的部分就能食用,不會影響人體。

 

白蘿蔔切開發現變色?藍色、紫色OK,黑色就別吃了!
裂果太嚴重的白蘿蔔,會製成醃漬加工品。

一直以來,有機農夫都吃了悶棍,比不少客人指責,吃了多年死貓,希望有一天專家們講出真相,還他們清白。

 

現在許多有機市場、友善農產品店家,例如餸您健康,都會售賣外觀沒有經過「標準化」篩選的白蘿蔔,外型雖然不美,但營養成份、美味程度是一樣的,我們歡迎你們購買,避免浪費。我們歡迎你們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