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細胞溫和起作用的藥物
「同類療法」Homeopathy 又稱為「順勢療法」,這詞源自希臘文,意思是「相同者能治癒」或「同類相治」。一手創立「同類療法」,並且不斷宣揚此一理念的山姆.哈尼曼 Samuel Hahnemann 是18世紀一位德國內科醫生。
過去十年來,意大利生物技術在低劑量藥理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為許多疾病概述了新的治療方案,並引起了科學界對新的、前沿, 有效藥物無副作用,以及新的醫學範式: 低劑量藥物.
低劑量藥物 誕生於一種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醫學夢想。 它起源於分子生物學和心理神經內分泌免疫學(PNEI)的結合。 它的開發得益於低劑量藥理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事實上,從八十年代後半葉開始,心理神經內分泌免疫學所表達的概念的發展導致了對人體生物學功能及其疾病的解釋視角的轉變,
「同類療法」是以特別方法稀釋調配的療劑來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的一種自然療法。配方原材料來自植物、礦物,甚至某些動物製品。這些療劑經由一種稱為「效能化」的過程配製出來,以激發其不可思議的醫療特性。
「同類療法」是一種以能量為理論基礎的醫療體系,它認為人體是具有能量場或生命力的生命體。我們從現代物理學中得知,表面看來呈現固體形式的人體,其實是稠密的能量場。這個能量場受到任何干擾,都可能引發出疾病,這時另一種具有治療效能的能量形式則可使我們重新恢復平衡,讓身體痊癒。「同類療法」就是利用經過「效能化」的處方來重新平衡人體這精緻巧妙的能量體系。人體一旦恢復平衡狀態,體內的免疫系統以及其他互相影響的系統就會開始展現更佳的機能,維持更有效的運作。
同類療法已有二百多年歴史,是今時今日世界第二大醫療體系。大約有五億人口經常採用,75 個國家有政府註冊的專業同類療法醫生。
低劑量藥物的未來
這是我們的未來。 這些特殊的生物分子由分分子生物學定義了它們, 信使分子,即可以向身體細胞發出“正確指令”以促進其良好功能的物質……
這些分子是神經肽, 激素, 和細胞因子,它們是細胞用來相互交流的“語言”。多年來,利用這些物質作為藥物一直是科學家和醫生的夢想。沒有任何藥物比使用生理物質(即涉及身體功能的物質)的藥物更有效。 沒有一種藥物比遵循自然規則的藥物更“有機”和更安全。然而,自然的規則是非常嚴格的:細胞通過信使分子交換信息,以使任何生物機製完全有效,如果它們的信使分子能夠正常運作,濃度 is 生理,但這個濃度非常低。
除上述分子外,還有增長因素,調節和刺激組織的基本分子,這些分子能夠恢復人體的生理狀況並可以“修復”損傷。
是的,確實如此,並且有大量科學研究證明了這一點,這些研究也發表在《柳葉刀》、《英國醫學雜誌》、《癌症》等 30 多種國際索引科學期刊上。低劑量藥物方面,GUNA 出版了一本參考書(2012 年),其中包含其中一些重要研究的集合。
小劑量製劑也可以用於兒童,這是避免化學物質讓兒童毫無意義地中毒的一種方法。 低劑量製劑特別適合兒童,從嬰兒期開始。 這些類型的準備工作可以增強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當然最好盡快開始這個過程。
低劑量藥物和植物療法又是不是一回事?
不,植物療法使用高劑量的植物提取物,而低劑量藥物則使用低劑量的各種物質(不僅是植物)(確實稱為“低劑量劑量”)。
等於低劑量的“流感疫苗”嗎?
完全不同。一些低劑量的藥物可以與人體的免疫防禦系統發揮作用,而不會將病原體注入體內,這有時會引起並發症。
小劑量製劑真的沒有副作用嗎?
它們肯定比對抗療法製劑的侵入性小得多,但嚴格來說它們絕對沒有任何副作用並不正確。 它們是醫療製劑,因此可能有一些禁忌症。 例如,同一種藥物不一定適合所有類型的胃痛:只有醫生知道哪種製劑最適合每個患者,在這種情況下,醫生應該開低劑量的藥物。
使用「同類療法」有什麽好處?
「同類療法」的療劑從未在其它動物身上做過試驗,因為它們全都是以健康的人為測試對象,我們也都清楚了解它們在人體上所產生的影響。在治療急病、慢性病及奇難雜症尤其顯著,以下是同類療法的優點︰
--- 世界上最省錢及又最有效的醫療體系
--- 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療各種急病、慢性病和奇難雜症,針對原因而不僅僅是針對症狀採取行動。
--- 絕無任何副作用,不會傷害身體
--- 可以改善對傳染病的抵抗力,解決的是人類而不僅僅是疾病。
使用及推崇「同類療法」的名人:
--- 過去150年來11任美國總統:包括林肯及克林頓
--- 英女皇維多利亞二世,她的皇宮駐有同類療法御醫
--- 印度精神領袖:聖雄甘地 Mahatma Gandhi
--- 荷蘭畫家: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 Beatles 披頭四樂隊成員:Paul McCartney 及 George Harrison
--- 美國歌手 Tina Turner
--- 英國足球員:萬人迷大衛‧碧咸 David Beckham
--- 美國職業網球手:娜華締露娃Martina Navratilova(曾奪取 18 次大滿貫女單冠軍)
--- 美國女演員:珍.西摩兒 Jane Seymour(主演電影 Somewhere in Time)
--- 維也納作曲家:貝多芬 Lugwig van Beethoven(被公認為音樂史上最偉大作曲家)
--- 波蘭籍作曲家:蕭邦 Frederic Chopin(對鋼琴演奏影響力最深遠的音樂家)
--- 科學家達爾文(提倡進化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