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1月18日舉辦健康講座及推廣賀年糕品,內容豐富,有很多美食分享及售賣,歡迎報名!

AlipayHK網購優惠部落每日高達$100禮券! 網上消費只限特約商戶,詳情點擊

介紹朋友幫襯我們,新用戶享 $200 迎新獎賞,推薦人都有$200!分享連結給朋友,馬上獲得獎賞。

分類

節日盆菜 8 件商品

篩選
商品排序
  • 上架時間: 由新到舊
  • 上架時間: 由舊到新
  • 價格: 由高至低
  • 價格: 由低至高
  • 銷量: 由高至低
每頁顯示 48 個
  • 每頁顯示 24 個
  • 每頁顯示 48 個
  • 每頁顯示 72 個
盆菜已成香港飲食文化一部分。大時大節,尤其農曆新年、冬至及中秋節,儼然是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式。這段時間,各大小食肆爭相推售,各種配搭的盆菜,色式俱備,噱頭十足。「盆菜」,有著滿堂吉慶、豐衣足食的意涵,盆菜內的食材更各有吉祥的寓意。但這菜式原來只是新界客家族群的口味,起源相當粗糙平實。

節日盆菜

傳統吃法有規有矩 

現時盆菜款式多采多姿,但傳統新界圍村盆菜,食材按次序一層一層的由下至上疊放進大盆中,一般安排堆疊約六層,墊底第六層為蘿蔔、豬皮;第五層枝竹、魷魚;第四層炆豬肉;第三層冬菇;第二層炸門鱔、鯪魚丸;第一層,頭位是雞、煎蝦碌等。進餐時還講禮儀,筷子不要胡亂挑撥,先掘下層而吃。吃時要從第一層往下夾,逐層順序由上至下吃下去,由開始最鮮的雞和蝦,到最後盡收盆汁精華、愈吃愈入味的蘿蔔和豬皮,才能嚐到盆菜獨特的層次和鮮味。

今天外賣盆菜都包裝精緻,攜帶方便,消費者可自行在家用火鍋爐加熱享用。這樣,引發了香港人每逢節日普遍吃盆菜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