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 ugly food (醜陋食物) ?

答:外表長得奇特、不符合傳統審美但仍可食用的農產品。

 

醜陋食物是指每年因外觀而被棄置的水果和蔬菜。它是完全可食用的營養食物,因為它被認為是變形和難看而永遠不會抵達雜貨店的貨架。

 

我們可能是 …. 

 

明明可以吃卻被丟掉!蔬果也看外貌,不美上不了貨架

 

2009年美國農業部曾做過統計,即便在國力強盛的美國,依然有超過2,000萬人無法以合理價格購買到好品質、新鮮的食物。其中,以非裔與拉丁裔族群為主。

在美國,有機食品、非基改食品大超市都買得到,但價格較高,中低收入民眾實則負擔不起。也因此,才會出現中低收入居民依賴便宜速食飽餐,反而造成肥胖問題的現象。

事實上,有機蔬果價格高昂原因不是因為供應量稀少,而是至少有20%的蔬果在上貨架之前,就因為賣相不佳(就是前面提到的「醜食」)、經過碰撞、有損壞……等原因被丟棄了。消費者對於蔬果完美外貌的痴迷,導致這些「醜食」無法通過大型超市的收購標準,甚至也無法賣給食品加工處理商做成蔬果汁或其他產品。

 

怎麼情況下生果蔬菜亦可以食用?

 

答:根據外國數據,外表不達消费者要求而浪费的食物邏:45%,水果亦有40%因外表不符合要求而柀棄置
(資料來源: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enters,2017)(食重點:外表不達要求不等於不能食用)

 

什麼會有醜陋食物

 

 

對許多有機小農而言,這樣的問題更嚴重。他們多樣化作物、小規模的種植,反而更難符合大型超市、餐廳的收購標準。這樣的「醜食」除了自己吃、送鄰居、餵牲畜,結局往往只能被扔掉或任憑腐爛——因為根本不符合採收成本與運送,降低了農場捐贈給食物銀行(food bank)或慈善機構的動力。

 

解決方法:消費者共同參與食物教育

 

走一趟超級市場的新鮮蔬果區就會發現,「以貌取人」不僅僅發生在人身上,面對蔬菜水果也同樣嚴苛。那些表面有缺損瘢痕的「醜食物」,為了規格化及統一化,好便於包裝在超市販售,往往會遭到大盤商及零售商的拒絕,大多時候也不受消費者青睞。在歐洲,歐盟對蔬果的大小尺寸、形狀,甚至如小黃瓜彎曲的程度都有嚴格的規定。

 

這些外形「不完美」的農產品在運送到市場之前就被丟棄,不僅令種植的農夫心痛,也造成食物的浪費,並提高蔬果的零售價格。以英國為例,有20%的農產品因外形因素而被拋棄,且至少讓蔬果的價格增加了40%。然而,在糧食問題日益嚴重,許多人荷包緊縮之際,人們卻必須因此花費更多的金錢購買「漂亮」的食物;尤其那些外型倍受挑剔的所謂「醜食物」,在營養及口味上和漂亮的農產品根本沒有差別,為此多花錢根本沒有道理。

 

 

圖/聯合報提供

 

要讓「醜蔬果」回到餐桌,必須改變通路的進貨標準,更加上消費者改變「以貌取果」的心態。

 

在歐洲最先採取行動的是法國連鎖超市 Intermarche ,對「醜得上不了檯面」的蔬菜水果,展開「救援」行動。

 

「醜蔬果」特有標籤。 特派記者曾吉松/英、法攝影

 

先幫這些蔬果取了逗趣名字,如「嚇到人的橘子」、「失敗的檸檬」、「扭來扭去的茄子」,配上美美的沙龍照,以五至七折的價格,一推出就轟動全歐洲,幾十噸的備貨三天賣光光。

 

這個現象也鼓舞了由中小型盤商組成的法國青果合作社,在去年創立了「破碎的臉gueule cassee」品牌,供應商紛紛要求加入,品項也從一開始的蔬果,擴及紅酒、乳酪、貝類等。

 

因為Intermarche的成功,觸動了一連串的改變。法商用「樸實無華(inglorious)」形容醜蔬果,英國的ASDA超市則用「古怪」(wonky)玩行銷,推出一系列「醜得好」商品,連名廚傑米奧利佛等人都幫忙站台推銷。

去年年底,澳洲連鎖超市Woolworths的怪怪蔬果(Odd Bunch)活動開跑,模仿英國ASDA,把奇形怪狀的蔬果組合成一包,低價出售。澳洲哈里斯農場(Harris Farms)也打出「不完美選擇」蔬果。

受到熱烈期待的「醜食運動」推行一年多後,記者到英法的各大超市走一圈,發現要找到醜蔬果,比想像中難,而且買得到的醜蔬果也不是太醜。我們訪問在兩國超市的消費者,知道「醜食運動」的人說,就算是宣稱有賣醜蔬果的業者也不是所有分店都有賣,想買還不見得買得到。

 

美好的理念,要打破既有的產銷通路、消費者偏好,在現實中實踐,只能一步一步來。要讓被寵壞的消費者接受「醜食」,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是有些超市不願跟進,只願觀望的原因。

 

但消費者仍執著賣相。所以,業者推廣「醜食運動」,得先行銷這個理念,改變消費者「外貌協會」的心態才行。

 

參考資料:

法國/醜食運動…醜蔬果 從垃圾桶回到餐桌

名果店 甚麼是 ugly fo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