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惜食共享,現推出免費餸菜包給有需要人士,另外$160不完美蔬果包,歡迎免費登記及選購,詳情點擊!

現可使用點數折現回贈於訂單,可回贈訂單5%的金額,優惠期有限!

培養土的土質和一般的土有何差別?

培養土(potting soil 或 potting mix)和「一般的土」(即花園或田地的天然土壤,garden soil)在成分、結構、用途上有本質差別,主要為了適應盆栽植物的生長需求。


以下是詳細比較:

項目培養土(盆栽用)一般土壤(花園土)
主要成分泥炭苔(peat moss)- 椰纖(coir)- 珍珠岩(perlite)- 蛭石(vermiculite)- 樹皮碎屑、堆肥等,常添加緩釋肥、pH 調整劑黏土、壤土、砂質等天然礦物- 有機質(腐殖質)- 微生物、蟲卵、雜草種子
排水性極佳:珍珠岩/蛭石創造大量孔隙,水分快速排出,避免根部積水視土質而定:黏土排水差、易板結;砂質排水過快
保水性適中:泥炭苔/椰纖吸水後緩慢釋放,適合盆內環境不穩定:黏土保水過多,砂質易乾
通氣性:鬆軟結構讓根部易呼吸較差:常因壓實而缺氧
重量(乾重約 0.2–0.4 g/cm³),方便搬動花盆(約 1.2–1.5 g/cm³),不適合盆栽
養分初期含緩釋肥(持續 1–3 個月),但總量低,需定期追肥養分依土壤肥力,長期耕作可能耗盡
pH 值通常調整至 5.5–6.5(大多數植物最適)視地區:台灣多為酸性(pH 4.5–6.5),但不穩定
病蟲害經高溫或化學處理,幾乎無菌、無雜草常含蟲卵、病菌、雜草種子
是否可直接使用可直接盆栽不可直接盆栽:易板結、排水不良、帶病菌


一般的土比較硬,而且裡面就只有土,這個是適用於已經發芽完成的植株。

而培養土,很鬆軟非常非常的細,而且上面有一些枯枝都非常的小,適合重種子,等到發芽完成後,再把它移到一般的土裡面生長,而且培養土比一般的土營養,可是因為培養土太鬆軟了,所以長大後的植株還是必須要放到一般的土裡面,不然根會抓不住,你可以再一般的土上面灑上一曾培養土,補充泥土的有機物。

良好的土壤至少應該具備三個條件:

1、 質地疏鬆,通氣排水良好。
2、 保水力強。
3、 肥力。


培養土


培養土的好壞是決定於他參雜雜草種子的多寡、和土壤的保水性來判別,再來切記一點培養土絕對不是土,培養土種植一年過後就要換掉,跟我們一般土是不一樣的。

培養土,經完全發酵,清潔無污染,不含病菌、害蟲、雜物及雜草種子。

其實你可以把培養土混一些砂質土壤種植,應該會好些,而且也可以增加排水的功能,不會讓盆栽底部太潮濕,造成根部腐敗。不然你也可以把培養土壓緊一些,培養土一般是很鬆軟的,壓緊的動作應該不至於傷害到植物根部的生長,最後在培養土上放上一些大一點的石子,一方面可以更加固定,一方面澆水的時候,培養土也不至於隨著水花濺出培養土有效的添加物 :

  1. 礫材 : 由發泡煉石製成,具有極佳的保水成分,可以作為礫耕或排水之用。
  2. 煤炭 : 可以吸收過多的礦物質和廢物,讓培養土保持良好的品質。
  3. 粗砂 : 疏鬆培養土,方便透氣和排水。
  4. 石灰岩末 : 可以有效的降低培養土的酸性。
  5. 蛋殼&蠔殼 : 降低培養土的酸性並幫助排水。
  6. 腐植土 : 保留養分並提供疏鬆的質地。
  7. 石灰岩屑 : 降低培養土的酸性並幫助排水。
  8. 泥炭苔 : 保有水分以及添加養分。
  9. 珍珠石 : 讓培養土疏鬆,有利透氣與排水。
  10. 渣棉 : 保持培養土濕潤,並讓空氣透入土中。
  11. 水苔 : 具有極佳的保水材質。
  12. 樹皮 : 保有水分並添加養分。


為什麼不能用一般土壤種盆栽?


排水不良 → 根部長時間浸泡,易爛根(尤其是多肉、蘭花)。
重量過重 → 大盆栽難以移動,陽台負重超標。
病蟲害風險 → 可能帶線蟲、真菌、雜草,影響室內環境。
養分不穩定 → 初期可能肥力高,但很快耗盡或鹽化。


培養土的土質和一般的土有何差別?


以下針對常見植物類型,整理「專用培養土配方」差異。每一種都已調整 排水、保水、通氣、pH、養分,讓植物「穿對鞋」長得更好。


1. 多肉植物 & 仙人掌


目標:極快排水、防爛根、耐乾旱


成分比例材料
50–70%粗砂、火山岩、鹿沼土、赤玉土(粒徑 3–6mm)
20–30%泥炭苔或椰糠(少量保水)
10%珍珠岩、蛭石、碎木炭(增加通氣)
  • pH:5.5–6.5(微酸)
  • 特點:幾乎不積水,乾透再澆。
  • 市售推薦:多肉專用土、仙人掌土、進口「Succulent Mix」。

2. 蘭花


目標:超高通氣、附生根呼吸、微潮不濕


成分比例材料
60–80%樹皮碎(松樹皮、冷杉皮,粒徑 1–2cm)
10–20%水苔(保濕但不積水)
10%木炭粒、珍珠岩、椰殼粒
  • pH:5.0–6.0
  • 特點:不能用一般土,否則根會悶死。
  • 市售:蝴蝶蘭土、國蘭土、進口 Orchid Bark。

3. 觀葉植物


目標:保水但不濕、根系強健


成分比例材料
40–50%泥炭苔(保水主力)
30%珍珠岩 + 蛭石(通氣排水)
20%椰纖或堆肥(養分)
少量緩釋肥、木炭粉
  • pH:5.5–6.5
  • 特點:潮而不濕,適合室內陰濕環境。
  • 市售:通用觀葉土、Aroid Mix。

4. 種子育苗


目標:細緻、無菌、排水佳、發芽率高


成分比例材料
50%泥炭苔(細碎)
30%蛭石(保水又透氣)
20%珍珠岩
  • pH:5.5–6.0
  • 特點無肥、無菌(避免燒苗或黴菌)。
  • 市售:育苗土、Seed Starting Mix。

5. 酸性植物(杜鵑、梔子、藍莓、山茶)


目標:pH 4.5–5.5,鐵質易吸收


成分比例材料
50%泥炭苔(天然酸性)
30%松針堆肥或松樹皮
20%珍珠岩 + 少量硫磺粉(調酸)
  • 市售:杜鵑土、Azalea Mix、Rhododendron Soil。

6. 蔬菜 / 香草專用土(盆栽小番茄、九層塔)


目標:高養分、排水好、根系發達


成分比例材料
40%優質堆肥或有機質
30%泥炭苔或椰纖
20%珍珠岩
10%蛭石 + 緩釋有機肥
  • pH:6.0–7.0
  • 市售:蔬菜培養土、有機盆栽土。

7. 水耕轉土培 / 氣根植物(空氣鳳梨、鹿角蕨)


目標:幾乎不用土,附著透氣

  • 介質:水苔、樹皮、漂流木、椰殼纖維
  • 方式:綁縛或懸掛,不埋根。

快速對照表(一看就懂)


植物類型排水需求保水需求pH關鍵材料
多肉/仙人掌★★★★★★☆☆☆☆5.5–6.5砂、火山岩
蘭花★★★★★★★☆☆☆5.0–6.0樹皮、水苔
觀葉植物★★★☆☆★★★★☆5.5–6.5泥炭苔、珍珠岩
育苗★★★☆☆★★★☆☆5.5–6.0蛭石、無肥
杜鵑/藍莓★★★☆☆★★★★☆4.5–5.5泥炭苔、松針
蔬菜★★★★☆★★★☆☆6.0–7.0堆肥、珍珠岩

小提醒


  • 不要混用:多肉土給蘭花會太乾,蘭花土給多肉會爛根。
  • 過期土壤:開封 6 個月後養分下降、可能滋生黴菌,建議換新。
  • 自製消毒:園土若要混用,微波 5 分鐘烤箱 80°C 30 分鐘 殺菌。


特殊情況


若想自製培養土,可用園土 30% + 泥炭苔 40% + 珍珠岩 20% + 有機肥 10%,但需高溫消毒(微波或烤箱 80°C 30 分鐘)。
多肉/蘭花用培養土會增加砂礫比例(排水優先);觀葉植物則增加泥炭(保水)。

結論:培養土是「人造優化版土壤」,專為盆器設計;一般土壤適合大田/地面種植,強行用於盆栽通常失敗。


參考資料:台灣農業知識入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