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 最快送貨時間 : 每星期一次。逢星期五到貨。
🐝 供應商 / 產地: 中國桂林
🔖 認證: NA
🌱 生產商介紹:
背景
我們相信食物應有的樣子——新鮮、自然、美味!從大阪小松菜等超級食品綠葉蔬菜到巨峰葡萄等優質水果,每個盒子都包含由精心策劃的合作夥伴農場的收成中手工挑選的特殊食品。
我們的使命:新鮮、優質和多樣化是我們工作的核心。除此之外,我們不想只銷售水果和蔬菜,我們希望幫助您發現一種新的健康飲食理念,並為更可持續的世界做出貢獻。
為什麼選擇我們?
100% 新鮮保證
蔬果來自地區: 桂林
🛍 產品資訊 (主要) (繁體中文):
荸薺,別名馬蹄,又名慈菇,莎草科,生長於沼澤地,地上莖圓柱形,可達 75cm。莖末端膨大成扁圓形球狀,直徑約 4cm,黑褐色生長於池沼或水田中,莖高2-3公尺,無葉,秋日莖頂生花穗,地下有球莖色黑,多年生水生或半水生草本植物,株高60~80公分。盛產期在每年的 10~4月間。 繁殖用分蘗莖或球莖栽植,春末將種球淺植於土中,深度約4公分,經7天後灌水淹滿,再經月餘即能長出葉狀莖。性喜高溫多濕,生育適溫約30~35度C,球莖肥大期宜降至22~26度C,生育期間不可斷水,至採收前才乾燥土壤。培養土以砂質壤土或腐植質壤土為佳。從栽培到收獲約120天,地上莖葉枯黃萎凋時,用釘耙翻開土壤,撿拾球莖,除去泥土,不可水洗,置砂中可儲存3個月,儲藏在5度C冷藏庫中,可保存6~10個月不壞。
中文名稱:馬蹄
英文名稱:Water Chestnuts
其他名稱:荸薺、地栗、地果、烏芋、水栗子、菩薺、馬薯、水芋、馬蹄、紅慈菇
產品介紹:馬蹄去皮後肉質潔白,味甜多汁,帶堅果味,清脆可口。馬蹄含有大量的磷,能促進骨骼發展。而馬蹄更有“地下雪梨"之美譽,北方人更視為“江南人參"。而且馬蹄極為耐煮,甚至經過罐頭的高溫加熱依然能保持爽脆。由於形狀、顏色、性味和功用都有點像粟子,因此亦有“地粟”之稱。
荸薺栽培的水源和水質非常重要,不僅影響口感、品質,水生作物亦較易吸附重金屬,栽種環境必須慎選。
荸薺在泥中結果,加上口感清脆,微帶甜味,自古有「地下雪梨」的美稱。 「磷」含量是根莖類蔬菜中較高的,每100克荸薺含有64毫克的磷,相當於半顆雞蛋的磷含量。
原產於印度。中國古代栽種馬蹄歷史悠久,早在漢朝已有記載。現時中國各地均有種植馬蹄。美國、日本、越南、韓國等國家也廣為種植。
品種:馬蹄是屬於莎草科植物茡薺的球莖。馬蹄的球莖肥大成扁球形,皮色呈現紫黑、深褐色或棗紅色,有若干環紋,紋上有芽及淡啡色薄膜。
桂林馬蹄:為乾馬蹄,長於沙土之中,以清甜鮮脆而聞名。 江浙馬蹄:為濕馬蹄,長於水田中。
馬蹄-荸薺,原本是野生的水生草本植物,生長於池沼中。後來人們逐步認識到了荸薺的食用和經濟價值,開始將它培植在水田裡,且不斷改進品質,使之成為大受歡迎的蔬果。中國古代栽種荸薺歷史悠久,在後漢書中提到,王莽末年人民有食用荸薺的記載,因它的外形像馬蹄,味道與栗子神似,所以又稱為地栗,口感清脆,是一種受歡迎的時令食品。
相傳,孫悟空在上天當弼馬溫的時候,成天只想愉仙桃吃,根本不把看管仙馬的事放在心上。有一天,九匹思凡心重的仙馬趁隙逃出南天門溜入凡間,駐留在桂林衛家渡,與當地農民交上朋友,過了好一段的愜意時光。可惜好景不常,玉帝知道後極為震怒,命雷神下界,傳喚仙馬歸天。雷神領了令箭,氣勢洶洶地趕到衛家渡的上空,與仙馬們展開緝拿追逐戰。一時間,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慌亂逃命中有隻仙馬的一對後蹄子被雷神剁下,凌空穿行落回衛家渡。第二天一早,種田人發現田裡有一對血淋淋的馬蹄子,知道天馬遭難了,農民便傷心的將那對馬蹄子埋入田泥悼念。一年後,田裡的馬蹄發芽了,筆直的葉梗有如利劍指向天際。期間仙馬托夢給村民,說這葉梗之下有很好吃的果子。農人挖出果子一嚐,果然清甜脆嫩,好吃極了。為了紀念天馬,農人們將此果子取名為馬蹄。
除了乾淨水源,無農藥和化肥的有機種植要克服的還有病蟲害與地力維持。水田環境常有福壽螺出沒,曾以苦茶粕防治,不過水中生物如蚯蚓、泥鰍亦會跟著死亡,看了實在不忍,目前僅靠曬田、輪地、輪作降低病蟲害發生率,避免擴散;至於土壤肥力,則取農業廢棄物,如黃豆粕、花生粕、米糠等,自製有機肥料,肥量也需控制得宜,才能維持地力。
【營養小尖兵】
- 荸薺在泥中結果,加上口感清脆,微帶甜味,自古有「地下雪梨」的美稱。荸薺雖含大量的澱粉,但熱量比白米飯低,以100公克荸薺(十顆)為例,大約是四分之一碗白米飯的量。其富含水分,約佔78%、碳水化合物 18.8%、蛋白質2%及脂肪0.1%,亦含多種維生素A、B2、C,和礦物質鈣、磷、鎂等。
- 「磷」含量是根莖類蔬菜中較高的,每100克荸薺含有64毫克的磷,相當於半顆雞蛋的磷含量。磷可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的代謝。因此也適合兒童選食。
- 荸薺雖富含磷,但跟其他主食相比,其蛋白質含量相對低,可做成低蛋白點心如馬蹄糕,適合腎臟病患解饑、補充熱量。
- 富含「鉀」含量,每100克荸薺含有450毫克的鉀,相當於水蜜桃的4倍、冬瓜的3倍,有助於生津止渴、利尿、預防水腫,對降低血壓有一定效果。坊間有人把荸薺當成治療高血壓的偏方,學理上說得通,但有高血壓的民眾仍應遵循醫囑服藥。除此之外,荸薺亦可作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療佳品。
- 荸薺含有粗蛋白、澱粉,能促進大腸蠕動,有助於消食開胃、通腸利便。
- 英國學者研究發現,荸薺含有抗菌成分「荸薺英」,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缺點是,此成分並不耐熱。由於生長在泥裡的荸薺可能有細菌、寄生蟲附著,可別為此冒險生食。
- 研究指出,荸薺含抗癌成分,在動物體內有抑制腫瘤的效果。
供應季節:盛產期在冬天和春天季節,大約每年的11至4月。
儲存方法:不需冷藏作保存。若果肉己經發黑,代表馬蹄已經變質,不可食用。
【選購與儲存】
產期早熟荸薺, 大約每年11至12月上市,呈扁圓形,皮色黑,肉雪白;而晚熟荸薺,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上市,皮較厚,呈紫紅色,肉脆嫩。
選購時注意外形應完整沒有蛀孔,用手壓一壓是否硬實。如果是買已經削皮好的荸薺,觀察外表是否變軟、出現黏液及聞聞看有無異味,建議選擇真空包裝,品質較有保障。
一般帶皮的荸薺可以使用報紙包藏,放入冰箱約可儲存7天,勿放入冷凍以免果肉組織受冷破壞。果肉發黑代表變質,勿食用。
【處理方式】
處理帶皮荸薺時,先洗淨外皮,使用水果刀先將荸薺上下兩端切除。再使用削皮刀小心將荸薺外皮刮除。由於荸薺體積小,削皮時應動作稍慢,避免削刀劃傷手指。
削好的荸薺在料理前可先泡在水中,可避免氧化變色。生鮮農產品保存不易,以往由於採收荸薺工人難尋,農民習慣一次採收後,冷藏儲存再慢慢銷售,但張志銘發現,銷售時間一長,不僅品質、風味受影響,還增加變質、發霉、長芽等風險,損耗率高達2、30%。
#宜忌:
宜:由於馬蹄含有大量的磷,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體內新陳代謝,調節酸鹼平衡,適合兒童以及發燒病人食用。
忌:馬蹄屬生冷食物,脾腎虛寒者不宜服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食後更會使病情加重。另外,馬蹄中含有的澱粉較多,糖尿病患者應注意。
*食用配伍:
相宜:馬蹄與梨同用可防止梨的寒性傷胃。 相尅:未有文獻報告。
#備註事項:中醫認為馬蹄是寒性食物,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利尿通便、幫助消化等的功效。
常用菜式:馬蹄蒸肉餅、馬蹄露,馬蹄的製成品有馬蹄粉、馬蹄糕。馬蹄常用作煲湯的配料,亦適合與其他肉類或蔬菜同炒。
🥘 食譜:
Google 食譜 🍳:
Cookpad 食譜 🔍:
芳姐食療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