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鴻 千字文
大家好,我今年54歲,但係對於細個時的記憶,仍然深刻在腦裏,好像自己仍然停留在六七歲的年代。我的家中仍然保留住幾張細個唔着褲,在影樓拍攝的照片。我仍然記得我是說係一個相當讓人喜歡、活潑可愛的一個小朋友。
從從前的相片看,我早年的父母也非常恩愛,因為爸爸「行船」,那個年代,窮困的年代,爸爸行船對於一般人來說,是高級職業,即是搵到錢,我爸爸也挺英俊,也應該是一個很有幹勁的男士。
細個的時候,聽親朋戚友說,那個年代,我媽媽是一位澳門下環街的美少女,由於我爸爸追求,贏得美人,那個時間,爸爸將一切好的東西都給我媽媽,所以很快就成家立室了,在我未出世的時候,他們兩個跟很多澳門人一樣,來了香港居住,帶着夢想,希望尋求更好的生活。和各位的童年一樣,小時候,細佬還未出世,都係住喺劏房,和業主(包租婆)的家人同住,聽說也溫馨和感到開心,我還記得我三歲的時候,包租婆女兒喜歡跟我玩,不知什麼原因,這些記憶竟然仍然在我腦裏。
可是命運不由得你選擇,在我三歲的時候,細佬剛剛出世,爸爸在一艘貨輪工作的時候,機房出了意外爆炸,強大的蒸氣衝擊我爸爸的身體,聽他說比蒸氣灼傷了眼部,從此失明起來。那個年代,社會的勞工保障不完善,聽說船務公司只賠償了很少的金錢,我的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媽媽於是很年青的時候,不得不擔起一家的工作。不久我們搬進元朗,爸爸轉入了猛人庇護工場工作,學習盲人凸字,希望可以養大孩子們,在一個好農村的新市鎮,展開新生活,現在成為我童年的美好回憶。
那個年代,就是父母不停工作,家裏有衣車、也是香港家庭工業的黃金時代,一齊穿膠花,穿手襪,做手套,做什麼都是一家人一齊做,因此,童年的我,已訓練我喜歡工作和多麼勤力;小時候,雖然爸爸基本上完全失明,但我看到他,不用雙眼,只用雙手為屋企安裝層板,甚至在公屋的家中搭建養雞的籠舍,也是因為這個緣故,爸爸要我學習怎樣做他的「盲公竹」,不需要眼睛也可以幹很多的生活上和學習很多有趣的事物。我也很有趣地,觀看爸爸不用看廚房的生鐵鑊,可以憑感覺和味覺,做出各式各樣的餸菜:也可以煮一餐送給我們家人,但通常都係因為爸爸看唔到鹽嘅份量,煮餸有時鹹得很緊要。🥹😅但印象最深刻,就係失明的爸爸,抓住我的手,教我寫中文字。
也是因為這樣,我媽媽不得不出來工作,什麼也做過,例如到餐廳洗碗,在人家做終點女傭,工作也越來越繁重,甚至乎,在元朗市中心,我們一家人接了十幾座大廈的清潔工作來做,媽媽那種堅毅的精神,仍然深刻在我腦裏。至於爸爸,教識我,不需要眼睛,可以靠觸角以及觀察和聆聽,因此也決定了我在各種事物上,有着不一樣及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
可惜是,爸爸因為媽媽工作,自卑心很重,另外由於他沒有視力的關係,對身邊的人及我們的行為、嚴格加管,記得小時候的我們,是困在公屋的鐵閘,只能夠和面對面的鄰舍女孩子們聊天。另外,父母冇時間看顧我,那個年代,總是廉租屋的走廊,就成為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我是由於媽媽搵到錢的關係,爸爸經常怒和借酒澆愁,甚至乎將我媽媽的車衣機工具,用鉸剪剪掉了電線,回看這段往事,看到了一個自卑大男人的尊嚴,以及那種男尊女卑的文化根深蒂固,對那個年代,沒有工作能力的爸爸形成一種強烈的傷痕。
我們一家人,包括我是大哥,以及兩個細佬妹妹,就在政府的綜援政策以及社會福利支持下,一步步改善生活,甚至可以完成大學和碩士,還記得小學的時候,雖然並不是很勤力讀書,也曾經一年拿了全級第三的好成績。
小學的年代的我,已很喜歡學習,同時我有懷疑自己有「亞氏保加症」,很沉迷看牆壁上的世界地圖以及香港街道圖,喜歡研究巴士路線,有曾經幫出版社負責編輯過80年代第一代的巴士路線圖,也曾沉迷攝影,喜歡攀山涉水,可以在白紙簿畫寫地圖,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甚至幸運地進入一間當時很著名的出版社,擔任地圖編輯及資料蒐集,深受老闆家人喜愛,一做就做咗這份part-time差不多20年多。
由於家庭的遺憾,中學仍是一個自卑學生,又遇上了中六一次嚴重的交通意外,總算堅持九年中學,升上嶺南學院完成文憑及完成學士學位,也算有一個美滿家庭,然而,一次偶然轉做銷售員,由於不堪壓力,經歷了多年的情緒病,最後努力在身心靈的修練,能夠脫胎換骨,更走上創業的道路,由於性格溫柔以及容易心軟,吃了不少虧,雖然沒有提取自己的MPF,但已經將自己和家人的積蓄用盡,生意去到破產邊緣,連累家人,得到不少行家出手支持,總算捱過去。
由於創業之路非常艱苦,太太未能同舟共濟,太太要分手:將移居英國,現在希望步出曙光,能夠回饋家人、能夠回報幾個曾經出手幫助的行家和朋友,希望逆境翻身。
一個中學讀文科,崇德英文書院畢業,大學在嶺南學院主修人力資源管理,碩士在科技大學進修IT,曾經在幾間銀行、HP、IBM、幾間大專及大學工作20多年,擔任高級程式員及系統分析員,幾乎係每一份工作學一隻程式語言,自問是一個什麼都懂的人,但又無端端走了去農場做一個賺唔到一分錢的農夫,除了認識了很多人與事之外,由於天生怕羞和自卑,家長由父母而來的體驗和學習,唔識怎樣去經營關係,與原生家庭感到疏離,一直沒有太多的同行者,又因為2號仔的性格,但同時又有1號仔的堅持,很難有同行者。最後令到自己很落泊和很潦倒。連自己的兒女、兄弟姊妹、相處多年的妻兒都無法溝通好,導致彼此分離。
由於這份缺陷和軟弱,讓我變成一個只喜歡單打獨鬥的人,從來未學懂什麼叫共贏,在生意和事業範疇,人生又非常努力,但也非常孤單,一個有非常不喜歡自己的性格,但又沉溺於個人的努力和奮鬥。除了爸爸和媽媽留給我那一份堅持及毅力,但也留給我那份無力感以及孤單,正如葉蒨文所唱的《阿信的故事》( 1983年)的主題曲,完全寫中了我那一份過去:
雲與清風 可以常擁有
關注共愛 不可強求
不強求 不強求 永遠等候
如必須苦楚 我承受
誰會珍惜 當你還擁有
將要逝去 總想挽留
想挽留 想挽留 看似荒謬
求今天所得 永遠守
命運是對手 永不低頭
從來沒抱怨半句 不去問理由
仍踏著前路走 青春走到白頭
成功只有靠一雙手
大概10年前,我參加了好幾個人生成長課程,LP 四個階段,DP (自在社),yes sir ,以及BP課程,也曾經在清邁學習禪修以及短期出家,幸運的逆轉了我自己的命運以及人生態度。唔單止醫好我的抑鬱病,和明白多了什麼是人生,在身心靈方面,跟從過幾個優秀的導師,學習冥想及催眠,曾經在世界最大的泰國《法身寺》學習修行和短期出家,透過不斷修練和提升了自己的「級數」,明白心病還須心藥醫,喜歡上自然科學,及各種自然療法,現在經營一間網店,遇上有緣人,教導怎樣用草藥、拍打、拔罐、營養學、再生醫學治病,又識少少耕種,非常容易和這方面渴求者聯繫。
不經不覺網店經營了7 年。銷售5000個不同的健康食品、業界最強的有機菜和水果系列,有各式各樣的大師水準的及高級食材,經營住著業界一間著名的網店。因此成為不少在健康有需求的人,很喜歡的一間有特色的食材店,顧客名單眾多,目前很努力改革網店,行家相繼倒下,希望尋找一條合適生存的道路,將自己行業變成賺錢的行業。
我很渴望,靠住自己的毅力,改善自己的生意,扭轉虧損,改進銷售技巧及商業模式,希望回饋家人、回饋年幼的子女,回饋那個不屈不撓仍可以堅持的自己,回報曾經出手幫助過我的行業前輩及有緣人,更希望可以打造一個貢獻社會的食材店。更希望打造一個經營有機食材都可以賺錢的一個「行業神話」。
最後更加希望,我可以有如我網店的名字「餸您健康」,能夠為自己、家人、客人,可為別人帶來更多更健康、可靠的食材,務求要以最相宜的價錢為客人提供最優質、最新鮮的天然食材。
一個可以絕地求生,由生意失敗中學習扭轉命運的李家鴻
202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