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我們目前工業化的食物體係依賴單一種植、大規模集中飼養與大量使用農業藥物、抗生素等投入品。這些做法的環境後果如何?生物多樣性喪失,土壤品質受損,環境污染,人類與飲食有關的疾病增加。
我們需要立即採取有針對性的行動,以建立一個更公平、更營養、更永續與更具韌性的食物體系,從而減少未來疾病大流行的可能性。
案情單位:義遠有機農場
案例名稱:一二三產整合發展引領有機健康生活方式
案例簡介:義遠農場專注於蔬菜、稻米、雞蛋等有機產品的種植和養殖業務,並透過自建的銷售網絡將產品輸送到城市,累積了一群忠實的會員。然而,單純依賴農產品銷售的獲利模式並不足以支撐農場的長遠發展。因此,自2016年起,義遠農場開始探索與二產、三產相結合的可能性,逐步發展出農產品加工、生態體驗、餐飲等業務,在保留有機產品的種植和養殖業務的基礎上,開始生產有機衍生品,如米餅、蔬菜脆片等低糖無添加健康零食和米酒。2017年,農場開設了自然教育、研學活動和親子體驗營,吸引消費者參與農事活動和大自然體驗。此外,農場也承接婚禮、團體建築等活動,將農業與現代生活方式結合,形成了獨特的三產模式。
目前,在農場1700畝的土地上,有約900畝土地用於水稻種植,200畝用於茶園,200畝用於有機果蔬種植,另外約100畝用於養雞等動物養殖,剩餘的土地則用於其他生產活動,如花園、餐飲和營地等。義遠農場不僅建構成了「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循環生態系統,也透過多次的業務調整,逐步成為了一個集有機種植、農產品加工和生態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農場。如今,農場已獲得了許多獎項,如:浙江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浙江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湖州3A生態休閒農場等。
第一部分:個案旨在解決的問題與良食倡議的關聯性
健康飲食:農場採用有機農業生產方式,避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提供了更天然、更健康的農產品。消費者透過購買這些有機產品,可以減少化學殘留對健康的潛在危害,並促進飲食健康
動物福利:農場內的蛋雞由放養模式養殖,只吃天然有機飼料,有充足的室外活動空間,室內空間養殖密度小於每平方10只,室外空間養殖密度小於每平方4只
循環永續:義遠農場透過廢棄物循環利用實現生態循環,同時減少塑膠廢棄物,推廣可重複利用的器具
食物教育:義遠農場透過自然教育和親子體驗營,讓參與者親身體驗農事勞動,理解農耕文化和自然規律,引導消費者關注食物來源和健康生活方式
第二部分:案例行動解析
維度一:食物生產供應
1. 生產
遵循種養結合的邏輯,採用輪作和休耕的方式來保護土地,避免重茬導致的病蟲害問題。
維護土壤健康,在夏季採用高溫悶棚的方式,透過提高土壤溫度來消滅蟲卵。
種養結合,動物產生的有機肥料經過處理後可以還田,補充土壤的養分,進而實現農場內部的生態循環。農場也透過廢棄物的循環利用來增強肥力,將農業廢棄物、雜草和餐飲廢棄物經過堆肥處理後,還田作為肥料。
物理與生物防治結合:
1) 物理防治包括:使用滅蟲燈來減少害蟲,或在大棚中設置類似紗窗的物理屏障,防止外部蟲害進入。農場還在葉菜種植區使用捕蟲板,這些板的顏色鮮豔,如亮綠色或亮黃色,吸引那些對顏色敏感的昆蟲,從而將害蟲引誘並捕捉。
2) 生物防治的手段包括:在蚜蟲高發的春季,他們會投放瓢蟲、螳螂等益蟲,透過「以蟲治蟲」的方式來控制害蟲。
透過一二三產融合的方式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價值,吸引客流,增加收益。
2. 生態
有機生產過程中完全不使用化學肥料用農、保障了農場及周圍環境中的土壤、空氣和水源的健康。
義遠農場也致力於減少塑膠廢棄物,推廣可重複利用的器具,以支持環保和永續發展。農場在接待客人時,優先使用玻璃或鋼製器具,盡量避免一次性塑膠用品。對於飲用水,農場提供淨化水或煮沸的水,避免使用瓶裝水。
3. 生活
農場優先僱用本地村民,每年僱用數十位不同年齡的村民。年輕人主要從事第三產業工作,而年長者則負責第一產業和清潔等任務。如此一來,村民不僅從土地租金中獲益,還可以透過在農場工作的收入增加生活來源,生活水準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維度二:食物消費環境
1. 宏觀環境
義遠農場參與了鄉村振興的計畫。農場透過與村委會簽訂土地流轉合同,以租賃方式取得土地。這些土地最初由村民分散所有,農場統一租賃後,村民透過村委會得到租金分配,形成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種植水稻類經濟作物會獲得政策補貼。
2. 可獲得性
義遠農場目前的銷售管道均在線上,主要依賴口碑傳播和公開透明的營運模式。消費者可以透過微信註冊成為會員,並在微商城或微信群購買產品。 (過去,農場與杭州一些高端商超如杭州大廈和萬象城的歐樂超市合作,在線下銷售有機農產品。但由於疫情的影響,農場逐漸取消了線下銷售,完全轉為線上。)
維度三:食物消費需求
1. 資訊和教育
義遠農場開設了自然教育、研學活動和親子體驗營。透過春天插秧和秋天豐收等典型農耕任務,參與者可以親身體驗農事勞動,理解自然與農業的關係。課程圍繞著中國傳統24節氣安排,不同節氣的活動讓參與者在不同季節體驗各種農事勞動,從而了解農耕文化和自然法則。這些活動也會引導消費者關注食物來源和健康生活方式。
2. 行為轉變
保證好的產品品質是吸引並留住顧客的根本。義遠農場主要依賴口碑傳播和公開透明的營運模式。農場會也會定期對外開放,消費者可以隨時前來參觀,增加了透明度,也增加了顧客黏性。
3. 經濟能力
由於生產成本較高,產量相對低(有機草莓的畝產約為1000斤,而普通草莓可以達到4000斤以上),義遠農場的農產品售價較高(通常是普通農產品的兩到三倍,甚至三到五倍)。因此,義遠農場的目標客群主要是中產階級及以上的高知族群。這類消費者不僅有經濟能力改善生活,也具備對有機農業的認知,知道有機農產品對健康和環境的益處,更願意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買單。
4. 產品體驗
農場會製作有機衍生品,如米餅、蔬菜脆片等低糖無添加健康零食和米酒,拓寬了產品的豐富度,讓消費者有更種類的多健康食品可以享用。
第三部分:案例的正面影響
PEOPLE |案例對人類健康和福祉的正面影響
義遠農場採用有機農業生產方式,避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提供了更天然、更健康的農產品。消費者透過購買這些有機產品,可以減少化學殘留對健康的潛在危害,並促進飲食健康。
此外,農場進行的自然教育和親子體驗活動,讓家庭特別是兒童深入了解農耕文化和食物來源。這種教育不僅提高了公眾對健康飲食和環保的認識,也培養了對自然和農業的尊重。
PLANET |案例對自然環境的正面影響
透過有機農業,農場促進了環境的可持續性。減少化學品的使用和推廣生態友善的農業實踐,保護了土壤、空氣和水源。農場也可重複使用餐具和減少瓶裝水等方式,減少塑膠廢棄物。
PROSPERITY |案例對經濟繁榮、社會包容和公平起到的正面影響
農場透過土地租賃和僱用當地村民,為社區提供了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固定的土地租金和就業機會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並提高了他們的經濟穩定性和生活品質。
第四部分:案例目前仍面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義遠農場計畫未來專注於提升有機農業的質量,優化會員服務,並將農場打造成一個以健康生活方式為核心的休閒場所。為實現這些目標,義遠農場將聚焦於私域營運和社區活動的策劃,透過精細化的會員管理和互動活動來增強客戶體驗和忠誠度。此外,農場也希望透過聯合推廣和市場教育,培養消費者如何吃得更健康、對地球更負責,也吸引更多關注健康和環保的年輕人參與其中,並促進整個產業和消費者對有機生活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