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聽聽就好,不要當心、走心

 

今天清早七點多,我們跟進一下網店的訊息,遇着上一個「比較麻煩的客人」,原本打算作一個簡短回覆。

講真,有很多「道理」是有理說不清,我們也着實目標,不與客人談論「道理」,但當不小心擦着了用詞不當,於是,客人就用上「我不覺得、我唔知道、從未試過、你們不合理、欺騙消費者、...... 」等說話。

原本以為客人落單的時候,看到運費$80 ,她不付,我們於是馬上回覆,假如客人買的東西我們可以發去7–11 ,就請他付$12了。

最後,同事們因為工作忙碌,沒看到客人未付款,於是就把貨品,讓順豐送到客人家中。於是遇上了客人討「道理」的情況。

不收這個運費也是小事,我們就樂意不收。可惜,客人連我們的誠意也沒有看到,只是着眼於「理論」。

由此可見,兩地的文化差異是這麼大,但,其實問題也是這麼小的,就是她跟我們買$60的東西,我們收取了$80的運費。

能夠中港融合,並不是硬件,而是軟件。

最後,反覆思潮,到底文章標題?需不需要改?這樣寫,難免會得罪很多想法一模一樣的「新香港人」。

劉德華:顧客永遠是對的⋯⋯ E+內地服務又平又貼心,相比,我們香港似乎差一仗,香港真係好難做;

有客人可以為區區$30、$50跟你喋喋不休,

也有充滿人情味嘅客,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不過,這一位客人,應該所有店家都對她唯唯諾諾,才感覺到香港的簡直不是味道!我唯有放低她,才可以搞得掂尋找我們的新客戶,大家說是嗎?


 

 

客人回覆一
對話內容一

 

於是從此,遇上了這個客人,或許應該改變我的想法,下一次⋯⋯

 

當你的善意得不到尊重 就該果斷收回


這世界上 有太多人把別人的退讓


當作自己肆意妄為的後盾


當你的善良成為別人方便的工具

 

善良應該是有棱有角的


是被尊重的底線 不是取悅別人的廉價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