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我們目前工業化的食物體係依賴單一種植、大規模集中飼養與大量使用農業藥物、抗生素等投入品。這些做法的環境後果如何?生物多樣性喪失,土壤品質受損,環境污染,人類與飲食有關的疾病增加。
我們需要立即採取有針對性的行動,以建立一個更公平、更營養、更永續與更具韌性的食物體系,從而減少未來疾病大流行的可能性。
案情單位:州西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杭州里仁商業有限公司聯合申報
案例名稱:西湖東山集
案例簡介:西湖投資集團是一家國有企業,里仁商業則是一家專注於杭州本地城市微更新的創新商業房地產營運管理公司。東山弄農夫市場,曾是杭州八大寶藏農夫市集之一,但近年來,由於環境老舊、功能不全,加上城市擴展導致居民外遷和電商平台的衝擊,市場逐漸失去了活力,缺乏對年輕人的吸引力。為重振社區,里仁團隊選擇以「食」為切入點,圍繞食物的可持續性主題打造了「東山集」計畫。
產權方西湖投資集團於2023年對菜市場及週邊約10000平米的物業進行了重新規劃與提升,並將其更名為“東山集”,劃分為A區(菜場)、B區(社區商業)和C區(公共服務),A區菜場由西湖區投資的菜場公司經營10904 236000060000600社區經營區。自2023年11月以來,里仁團隊圍繞社區營造、商戶共建、IP打造和公共展成,在菜場、茶館和廣場等不同場地舉辦了“東山弄口述史工作坊”、“探索豆科植物的秘密”、“跨年個性飲食工作坊”等系列活動,成功吸引了各年齡段、不同職業的居民參與,並獲得了廣泛積極的居民。
透過這些舉措,東山集計畫已成功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流,顯著提升了市場的人流與社區活力。西湖投資集團與里仁商業正逐步將「東山集」打造成一個集社交、餐飲、購物和公共服務功能於一體的綜合社區,以及具有獨特在地文化的標竿項目。
第一部分:個案旨在解決的問題與良食倡議的關聯性
健康飲食:透過社區的農業發展活動,帶領小朋友辨識農作物,親自動手製作食物,分享食物。
當地當季:透過專家學者、以及資深農人的分享,讓大眾重新認識時令的重要性和文化意義:健康飲食除了營養的均衡以外,還包括了當令當季,以及飲食背後的古人智慧。
食物教育:和飲食的專家、學者開設社區食育課堂,傳授和飲食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以及普及健康飲食的知識。
第二部分:案例行動解析
維度一:食物生產供應
1. 生產
時間管理的挑戰。由於菜場改造必須分期進行,團隊需要在維持市場正常運作的同時進行改造,這使得時間節點的控制壓力非常大。為因應此問題,團隊在改造一期時,先在二期區域開設臨時菜場,確保市場服務不會中斷,然後再逐步完成整個改造過程。
「食物可持續」的概念與實際之間的差距也是一大挑戰。雖然計畫希望透過理念傳播迅速推動社區認同並參與,但這種理念的轉變和落實需要時間,並無法透過加速手段立即實現。為了縮短這個過程,團隊力求在短時間內達成專案目標。然而,這種理念的傳播和社區觀念的轉變仍然需要持續的時間和努力。
2. 生活
商家們的經營環境和理念發生了顯著變化。計畫的環境提升使得商家的行為習慣隨之變得更文明、更衛生。
透過定期的當季當令市集,為生產者提供特別的推廣和銷售機會。
計畫未來進一步擴大市集的規模,希望能成為片區的一個城鄉聯動的新平台,建立真正從農田到餐桌的鏈接,引入更多豐富的產品,特別是本地特色的產品和當季食品,透過推廣「當地當季」的理念,在吸引消費者的同時為商家帶來更多商機。
維度二:食物消費環境
1. 宏觀環境
西湖投資集團作為國有企業開啟了這個項目,其財力和建設支持也為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了保障。
專案團隊與區政府以及相關街道組織之間的共識至關重要,這種共識確保了各方對專案方向和執行的統一理解。
2. 可獲得性
透過招商引資吸引餐飲公司,為社區引入了早餐、午餐、晚餐,以及老年食堂等多樣化餐飲選項,滿足了不同人群不同時段的需求。
舉辦「東山年貨節」活動,在年末兩個月打造特色市集,提高居民對食物的可近性。
3. 社會環境
對於農夫市集的營運引進更規範、更專業的團隊和食材溯源機制,進一步確保市場中食材的品質水準。
對於東山集的入駐商家,除了行業的標準規範外,要求其採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理念來進行食材採購、製作過程、食品安全等管理,最終形成社區在食的品質上的公序良俗。
維度三:食物消費需求
1. 資訊和教育
和飲食的專家、學者開設社區食育課堂,傳授和飲食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普及健康飲食的知識。
透過專家學者、以及資深農人的分享,讓大眾重新認識時令的重要性和文化意義:健康飲食除了營養的均衡以外,還包括了當令當季,以及飲食背後的古人智慧。
2. 行為轉變
透過契合不同人群的表達形式,場景來吸引他們的參與,例如針對小朋友的“植物偵探員”、“共創苗芽菜”研學活動,針對中年人的“美食品鑑”、“水培蔬菜攻略”,針對新杭州人群體的的“個性飲食跨年工作坊”等,從而移默化地影響社區居民的認知和行為。
計劃在未來引入基於二十四節氣的飲食體驗活動,讓城市人更能認知古人的飲食智慧。
3. 經濟能力
由於西湖投資集團是國營企業,政府承擔了大量專案投入,商戶的營運成本也得到了政府資金的支持。因此,儘管東山集計畫經過環境改造後,市場的整體吸引力和功能有所提升,但商店的產品價格仍維持在百姓可負擔的範圍內。
市場面臨的是長期的老客戶群,與盒馬鮮生等現代零售商不同,菜場不僅是購物的地方,也是社交場所。在這種環境下,商家之間的價格競爭較小,因為顧客與攤販之間建立了長期的信任關係,菜場作為一個熟人社會,更傾向於穩定價格以維持這種關係,而不是隨意漲價或打折。
4. 產品體驗
菜場內的蔬果擺放變得更加講究,甚至追求一定的美感。儘管商家的經營成本並未增加,但他們的經營方式和環境的改善提升了整體的購物體驗,使得菜場更接近現代化的購物中心。
第三部分:案例的正面影響
PEOPLE |案例對人類健康和福祉的正面影響
透過食的載體,影響了居民健康的飲食習慣。
PROSPERITY |案例對經濟繁榮、社會包容和公平起到的正面影響
強調在地化、多元化,例如積極地扶持當地的老商戶,支持當地的生產者,孵化新興的社區創業家品牌,例如提供設計服務和推廣支援。
進行了「口述社區歷史」的活動,讓社區的老人重新成為了活動的焦點,他們的故事、生平無形中讓東山集變得鮮活、有根。
建立了社區群體,特別是老年群體和其他人群的鏈接,增添了社區的溫暖,最終使得整個社區更加和諧和有歸屬感。
第四部分:案例目前仍面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大眾的飲食習慣向更永續、更健康的方向的轉變,始終是個長期的挑戰,雖然西湖東山集開了一個好頭,後續仍需要更廣泛的參與,更長遠的堅持。此外,當下的商業環境帶來的壓力又使得專案的投入變得更加困難,如果有政府,或者公益基金的支持,或者是上游企業的活動贊助都對於深入已經做的工作非常有幫助。
目前A區由西湖投資的菜場公司經營,B區由西湖投資和里仁共同投資提升中,將於今年10月全面開放。未來的發展計畫有3個階段:
1) 進一步豐富西湖東山集的內容,建立其具傳播性的IP價值;
2) 透過一些具有城市層級的活動輻射到社區的周邊區域,例如西湖魚事,從現有的西湖魚市開始,把專營西湖魚鮮的商業活動擴展到圍繞西湖魚鮮的人文活動,綜合市集活動等;
3) 複製西湖東山集的模式到杭州其他適合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