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目前工業化的食物體係依賴單一種植、大規模集中飼養與大量使用農業藥物、抗生素等投入品。這些做法的環境後果如何?生物多樣性喪失,土壤品質受損,環境污染,人類與飲食有關的疾病增加。
案申報單位:
南京秦邦吉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案例名稱:
中國生態永續發展之路—秦邦模式
簡介:
秦邦吉品農場成立於2006年,位於江蘇南京,創立的初衷是為了解決農業永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等議題,致力於為社會提供安全、健康的生鮮農產品。農場最初在100畝土地上進行蛋雞養殖,經過多年發展,現已擴展為佔地1500畝的生態有機農場,形成了以「因地制宜、生態驅動、生物多樣、全域有機、種養協同、循環利用、高效率、五生農場、產業融合、永續發展」為核心的「秦邦模式」。
秦邦將德米特農法標準與中國傳統農耕技術結合,逐步破解生態農業的瓶頸,實現了高產高效的綠色農業模式。經過19年的持續探索,秦邦農場在蛋雞養殖、有機種植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其蛋雞孵化率、產蛋率、病死率、產蛋週期均高於當地平均水平,並在不使用任何化學農藥、化肥的前提下,實現了水稻畝產1120斤,超過全省平均產量18%,創下全國有機種植水稻的新紀錄。經過多年的土壤改良,土壤有機質從最初的0.6提升至4.0,實現了生態農業的高效生產。目前,秦邦已擁有26項專利,獲得多項國內外有機認證及榮譽,同時為全國68家企業提供技術諮詢,其中59家獲得有機認證。農場也進行科普、康養、文旅等項目,年接待10萬人次,帶動週邊農民增收,年銷售額達1,000萬元。
第一部分:個案旨在解決的問題與良食倡議的關聯性
相關的良食倡議的名稱
動物福利:農場為蛋雞提供五星級雞舍+放養、音樂環境、確保母雞在自然舒適的豐富環境中生活。同時,使用全程有機飼料,確保雞蛋的營養與安全。
健康飲食:秦邦堅持全程有機飼料飼養,確保產品的營養與安全,並透過高品質的有機產品,推廣健康的飲食概念。
循環永續:秦邦透過生態種植區如“百草園”和“百果園”,自然消納糞污、提升植物免疫力,並利用生物多樣性的種植方式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為整個農場的種植和養殖提供基礎支持。農場透過堆肥技術將動物糞便用於土壤改良,形成了閉環的農業生態系統,實現了真正的循環永續發展。
生物多樣:在秦邦的「百果園」等多樣性種植區,種植了多種植物,包括二十多種草藥,維護了生態平衡,促進了農場內生物多樣性的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目前農場有100多種鳥類。
食物教育:秦邦透過舉辦親子活動、農耕體驗、訓練課程等,積極推廣有機農業與健康飲食概念,每年接待10萬人次的參觀與學習。
第二部分:案例行動解析
維度一:食物生產供應
1.生產
建構秦邦生產技術體系:
在一定區域農業範圍內,基於生物驅動,透過牛糞製作微生物菌群、生態驅動力促進農業生產,修復土壤生物生命體,以健康土壤為核心,整合生態佈局、土壤涵養、資源循環、種養協同等綠色生產技術,趙續傳統農耕文明,實現生態低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動物福利養殖:秦邦提供福利的養殖環境,如五星級雞舍及放養場地、微生物菌分解糞便雞舍無臭味、提供棲架、按比例搭配公雞、在雞舍旁種植中藥樹、透過中草藥給病雞進行調理、播放音樂等,以確保動物的生活品質。
本土化養殖與種植策略:選擇適合當地生態環境的動植物品種,調整管理措施以適應季節變化。秦邦的稻米一年比一年產量高,去年已經高於整個江蘇省的平均稻米產量。
2.生態
恢復健康土壤:秦邦採用德米特農法標準與傳統農耕技術結合,利用牛糞製作微生物菌群和生態驅動力技術,修復和增強土壤生物多樣性與肥力,減少化學肥料和農藥的使用,打造健康、可持續的土壤生態系統。
種養結合的生態系促進生物多樣性:秦邦進行生態種養結合,動植物之間形成循環利用關係,如糞污自然消納。促進了生態系的平衡和生物多樣性的維護。農場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如蚯蚓數量增多、鳥類增多,雞的產蛋率也越來越高。
3.生活
當地農民:秦邦計畫透過引進先進的生態農業技術和提供技術培訓,幫助當地農民提升了種植和養殖技能,增加了他們的收入。秦邦計畫帶動了100多戶週邊農民增收,每戶年增收約4萬元。同時,當地農民作為生產者,也受益於秦邦的標準,不會接觸到任何化學品,如農藥或化肥。秦邦近20年的零污染、零排放也保護了當地農民,讓他們沒有接觸到化學物質,因此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企業合作夥伴:秦邦與全國68家有機綠色農場企業合作,提供專業技術支援和諮詢服務。透過這種合作,企業得以快速獲得有機認證,提升了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維度二:食物消費環境
1.宏觀環境
政策支持:秦邦獲得了國家環保部評定的「國家級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認證,這為其計畫提供了官方認可和市場信譽。
公共資金:在計畫啟動和發展過程中,秦邦積極申請並獲得了地方政府的資金支持。這些資金用於設施建設、技術研發和推廣活動,如修路、建造大棚等。
產業認證:秦邦透過獲得中國、德國、瑞士、美國、歐盟等國際有機標準的認證,利用這些認證提升了產品的市場認可。
政府研究支援:江蘇省綠色食品辦公室和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組成的研究小組對秦邦進行多次調查,為其提供了政策指導和技術支援。如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曾安排江蘇省五大專家現場測得秦邦的稻米產量高於整個江蘇省的平均稻米產量。
2.可獲得性
市場可近性:消費者透過成為秦邦會員來獲得產品。
3. 社會環境
媒體宣傳與報道:秦邦的有機農場多次受到省市媒體和央視的專題報道,提升了大眾對健康永續飲食的關注度。
維度三:食物消費需求
1.資訊和教育
秦邦定期舉辦「有機一日小農夫」親子活動和青少年農業課程,透過互動體驗讓消費者了解有機食品的生產過程和健康益處。這些教育活動幫助消費者認識到永續健康飲食的價值,並激發他們對有機食品的興趣和接受度。秦邦會進行多方面的健康科普,例如,雞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動物福利該是什麼樣的?稻米是怎麼種出來的,打幾次除草劑是正常的?為什麼要吃胚芽米,對人體有什麼幫助?
華德福學校相關課程及教師培訓在農場舉辦。
2. 行為轉變
秦邦吉品在國內有超過30000名會員。持續購買秦邦產品。消費者從秦邦了解到真正的有機與自身之前所了解的有機之間的區別後,對秦邦品牌的黏性特別強。
3.經濟能力
秦邦吉品在國內有超過30000名會員。秦邦有機雞蛋5元一枚,雖然價格高於一般產品,但其可信的安全健康營養價值,在會員中供不應求。
秦邦初期探索無抗生素蛋雞養殖,遇到許多困難。之後學習引進了起源於德國、瑞士,經過近百年積累並在國際廣泛推廣的德米特農法標準,同時結合中華傳統農耕技術經驗,形成了獨樹一幟的秦邦可持續農法-秦邦模式。秦邦模式是一套系統性生態農法,秉持著「健康的土壤→健康的植物→健康的動物→健康的人類」的概念,透過生態驅動與平衡系統,獲得生態農業高產高質高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低碳農業生產方式和路徑,創造出了當代中國生態農業系統化協同的前沿生產技術。透過19年的實踐探索,秦邦運用此模式破解了中國乃至國際生態農業永續發展所遇到的困難和瓶頸。
秦邦吉品農場有機養殖雞、豬、牛、羊,有機種植稻米、大豆、玉米、蔬菜等。 19年來,秦邦農場不採購、不使用任何含有化學、生物等投入品,對環境零污染。蛋雞孵化率、產蛋率、病死率、產蛋週期都優於所在區域省市區鎮的平均產量。透過十多年的努力,土壤有機質從開始的0.6到0.8,達到目前的4.0。不用任何化學肥料、除草劑、殺蟲劑,不施用生物農藥、物理防治病蟲害等有機認證的2023年水稻,經全省相關專家現場測產1120斤/畝,畝產高於全省平均水稻產量18%,創全國有機種植水稻畝產新記錄。
秦邦擁有26項專利,獲得了中國、德國、瑞士、美國、歐盟有機標準認證和德米特認證,被環保部評定為國家級有機食品生產基地,並獲得了一系列國內國際獎項和榮譽,如CCTV2/CCTV7推介品牌、南京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歐洲生物動力雜誌推廣到秦二產農場...秦邦除了進行農業農業。
秦邦團隊已為江蘇和全國68家希望從事有機綠色農場的企業,提供秦邦專業技術和諮詢培訓等服務,其中59家已獲得中國有機認證,面積達5萬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