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 最快送貨時間 : 隔日送。
🐝 供應商 / 產地:本地各有機農場 / 中國
🌱 供應商介紹:餸您健康是本地一個有特色的網上買餸平台,與超過30個本地農場及進口商合作,提供超過1,500種貨品,包括蔬果、肉類、海鮮水產、家禽雞蛋等。
🛍 產品資訊:
五香芋頭糕食譜
基絲汀@簡易食譜
類別: 清蒸,香煎
菜系: 中式
預備時間: 20 分鐘
烹調時間: 90 分鐘
分量: 一個8吋圓糕盤
五香芋頭糕 Taro Cake
材料:
芋頭 600克
粘米粉 180克
水 3杯(750毫升)
菜油 3湯匙
蔥粒(裝飾用)酌量
配料:
(材料包不包括,可額外加購)
臘腸 2條
冬菇 4至5隻
蝦米 10克
調味料:
雞粉 2茶匙
五香粉 3/4茶匙
鹽 1茶匙
糖 1茶匙
胡椒粉 酌量
麻油 少許
做法:
冬菇洗凈浸軟,切粒。臘腸拖水切粒。蝦米切粗粒。燒熱油鑊,爆香臘腸,冬菇及蝦米,待用。
準備調味料:把雞粉、五香粉、鹽、糖及胡椒粉放入1杯水中拌勻後,倒進粘米粉,徹底拌勻,加麻油少許。待用。
芋頭切粒。用 3湯匙油爆香芋頭,約 3 至 4分鐘。倒進2 杯煮滾的水(開水)中,要蓋過芋頭,煮10分鐘,見只剩下少許水,就可以。離火。隨即加入炒香的配料搞勻(如圖示)。倒進粘米粉漿,搞勻成一團很濃稠的半生熟粉團。
倒進塗了油的 8吋糕盤中。用膠刮掃平表面。用大火隔水蒸60分鐘。用筷子插入中央,如沒粉漿黏著,表示熟透。灑下蔥粒。趁熱享用。或放涼,冷藏硬一點後,煎香兩面。蘸辣椒醬或 XO醬,好味喔!
溫馨提示:
煮芋頭的火路和時間要掌握好,不用太大火和煮得太久。約10分鐘後,不留下太多水就可以。否則蒸出來的糕點太稀。
如果喜歡有粒粒芋頭口感的話,可留起部分的芋頭粒,在加入配料時,一同拌入芋頭粒。
如果你像基絲汀一樣喜歡有點口感,就不用搞爛所有芋頭粒,留些芋頭粒細嚐。
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
年糕
整個的傳統廣東年糕
客家話稱為甜粄,泉漳話、潮汕話稱甜粿(台羅:tinn-kué),是流行於東亞新年的一種傳統美食和賀年食品,流行於東亞各地,例如: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日本、朝鮮半島,以及一些海外閩粵籍華裔人聚居國,如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中文裡年糕與「年高」諧音,有年年昇高的意思。年糕早期是在年夜用來祭祀神靈及供奉祖先,其後漸漸成為一種新春食品。
中國的許多家庭仍然保留著大年初一隻吃素食的傳統,因為他們相信這樣做會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一整年的好運。像許多其他新年菜餚一樣,某些食材也比其他食材優先,因為這些食材也有相似的名字,表示繁榮、好運,甚至數錢。
馬蹄糕
馬蹄糕與蘿蔔糕、芋頭糕都是中國南方春節期間不可缺少的賀年糕點。馬蹄糕有著「馬到功成、步步高陞」的喻意。
馬蹄糕是以馬蹄粉(即荸薺磨成的粉)製成的糕點。其他材料還包括馬蹄粒、蔗糖、豬油和水份。馬蹄糕一般都是晶瑩剔透的金黃色糕塊,夾雜著白色的馬蹄粒。
食法
馬蹄糕宜凍食,或將雪凍的馬蹄糕下煎鑊煎至金黃熱食。
馬蹄糕
蘿蔔糕
蘿蔔糕是一種中國料理,流行於閩粵地區。在廣東作為粵式茶樓的點心,在澳門和中國香港更作為賀年食品,寓意步步高升。蘿蔔糕在閩南文化中也非常重要,因此在中國福建南部、中國台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也甚為普遍。當地人以閩南泉漳語、潮汕語稱之為菜頭粿。台灣客家人則稱之為蘿蔔粄或菜頭粄。
製作蘿蔔糕的方法雖然簡單,但等待時間較長。先製作麵團,需要由大米粉、糯米粉和粟米粉和大量的水混合成粉漿,再在其中加入白蘿蔔的切絲、碎塊或者粉末即可,如果想增加豐富的口感,可以額外加入冬菇、蝦米、臘腸或臘肉的碎末,完成後用模具固定成方形,放入蒸籠中蒸成。
椰汁糕
椰汁糕是一種中國廣東及香港常見的甜品,也可稱為「雪花糕」,在泰國也有類似的食品。椰汁糕以椰奶和乳製品作為主要材料的果凍,有時在完成時會撒上椰絲。混合後不必蒸煮,冷藏數小時即可製成,冷藏後享用口感更佳。在香港的酒樓常作為其中一款點心,供茶客作為飯後甜品。現在有不少人研發不同的口味:抹茶、芋頭、香草、芒果、草莓等。
芋頭糕
芋頭糕是廣東食品,也是香港和澳門茶樓賣的點心。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常見,作為早餐或下午茶點心。材料有粘米粉、芋頭、蝦米、冬菇、臘腸和臘肉。芋頭糕製作完畢可炸也可不炸就直接食用,食用時搭配辣椒醬風味更佳。
椰汁糕
芋頭糕
新年好意頭食物
- 年糕
- 煎堆
- 湯圓
- 餃子
- 盆菜
- 油角
- 笑口棗
- 糖蓮子、糖冬瓜、糖蓮藕
- 開心果
- 瓜子
- 髮菜
- 蠔豉
- 撈起
- 魚
- 全雞
- 豬手
- 蝦
- 腐竹
- 生菜
- 桔
- 蘋果
傳統食品
除夕夜,人們會舉辦團圓飯,家人團聚在一起慶祝。 地點通常位於家庭中最年長成員的家中或附近。除夕夜的晚餐非常豐盛和豐盛,傳統上包括肉類(即豬肉和雞肉)和魚。大多數團圓飯還有打邊爐,因為人們相信這意味著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飯。大多數團圓飯(特別是在南方地區)還以特色肉類(例如蠟醃肉,如鴨肉和中式香腸)和海鮮(例如龍蝦和鮑魚)為特色,這些肉類通常是為大帽山這個節日和其他特殊場合保留的。大多數地區都吃魚(簡體:魚;繁體:魚;拼音:yú),但不吃完(剩下的留過夜),正如中國的“年年有餘年年有餘;繁體中文:年年有餘;拼音:niánnián yǒu yú)發音與「年年有魚」相同。
傳統食品包括麵條、水果、餃子、春捲、和湯圓(也稱為湯圓)。農曆新年期間供應的每道菜都代表著一些特別的東西。用來製作長壽麵的麵條通常是很細很長的小麥麵。這些麵條比普通麵條長,通常油炸並放在盤子裡,或煮沸並與湯一起放在碗裡。麵條象徵長壽的願望。通常選擇的水果是橙子、橘子和柚子,因為它們呈圓形且呈“金黃色”,象徵著充實和財富。他們的幸運聲音,在說出時也能帶來好運和財富。橘色的中文發音是「橘子」(chéng),與「成功」(成)發音相同。橘子(桔 jú)的拼法之一包含吉祥字(吉 jí)。人們相信柚子可以帶來持續的繁榮。中文中的柚子(柚 yòu)發音與「有」(有 yǒu)相似,不管其聲調如何,但它聽起來與「又」(又 yòu)完全相同。餃子、春捲象徵富貴,湯圓則象徵閔家團圓。
油角:外形像金元寶,有「財寶天賜」、招財進寶之意。
煎堆:「煎堆碌碌,金銀滿屋」寓意財富豐厚。
石榴花煎堆:頂部有紅色花的煎堆,更有兒孫滿堂的寓意。
芋蝦:「笑哈哈」笑口常開的意思。
湯圓:團年飯吃湯圓,象徵團圓和歡慶滿堂。
年糕:與「年高」同音,寓意步步高陞;其他糕點如蘿蔔糕、芋頭糕、馬蹄糕等,同樣借其「糕」字之音,取「高陞」之意。
瓜子:寓意多賺錢、多子多孫。
傳統上,過農曆年會擺放攢盒(與「全」同音,常寫作「全盒」),攢盒「八甜」有甜甜蜜蜜之意,「八甜」亦各有吉祥寓意:
糖冬瓜:冬瓜的外形從頭到尾一樣闊,有好頭好尾的意思。
糖蓮子:「蓮」與「連」同音,寓意「連生貴子」。
糖蓮藕:取其諧音,寓意「年年都有」。
糖柑桔:「柑桔」,取其諧音有「金」又有「吉」。
糖椰絲:由「椰子」製成,與「爺」、「子」同音,寓意「三代同堂」。
糖椰角:同樣由「椰子」所製,同樣寓意「三代同堂」。
糖馬蹄:「馬」字,有龍馬精神、馬運亨通之意。
糖甘筍:「甘」與「金」同音,糖甘筍的外形像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