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 最快送貨時間 : 隔日送。
🐝 供應商 / 產地:泰國
🌱 供應商介紹:餸您健康是本地一個有特色的網上買餸平台,與超過30個本地農場及進口商合作,提供超過1,500種貨品,包括蔬果、肉類、海鮮水產、家禽雞蛋等。
🛍 產品資訊:
蓬萊米(臺灣話:hông-lâi-bí)是現今在台灣及日本主流食用的雜交種稻米,依時代背景而有不同的定義。現今概稱的蓬萊米,為粳米和秈米的混種,初始的蓬萊米品種,係由日本稻作專家磯永吉與末永仁改良成功。 蓬萊米的外觀,比在來米短而粗,呈橢圓形,米粒較大、黏性強,能適應高溫,肥料反應性高,故在多肥的配合下,產量可比在來米高。但也因如此,蓬萊米的栽種也必須使用大量的肥料。
蓬萊米也是台灣日本外銷米種中口碑甚好的一種。在台灣,也廣被用來釀啤酒。
糙米磨去外層可以製得白米;但因糙米保存完整的稻米營養,富含蛋白質、脂質、纖維及維生素B1等,所以是比白米更健康的食物。其口感較硬,對很多人來說味道不如白米,烹調也需要更久。
米是一種穀物,其馴化形式是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特別是在亞洲和非洲。水稻是禾本科植物Oryza sativa(亞洲水稻)的種子,或更不常見的是Oryza glaberrima(非洲水稻)的種子。約 13,500 至 8,200 年前,亞洲稻米在中國被馴化;大約3000年前,非洲稻在非洲被馴化。
白米、糙米怎樣磨成?
稻穀去殼,再經碾製去除米糠層和胚芽,剩餘白色的胚乳部分便成 「白米」,主要成分是澱粉質,口感較佳與保質期較長。
糙米、紅米、黑香米等「有色米」在碾製過程裡,除了胚乳外,還 保留白米所去除的米糠層及胚芽,即蛋白質、纖維素、維他命及礦 物質的營養所在。
煮熟的白米可提供 130卡路里的食物能量,並含有適量的錳(18% DV),不含大量其他微量營養素(均低於每日攝取量的10%)價值)。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強烈建議在米中添加鐵,並有條件地建議添加維生素A和葉酸。
|
|
|
|
|
• 秈稻,亦稱長米 • 常吃品種:香米、絲苗米、油粘米 |
|
|
黏性小、口感鬆軟偏爽、夥粒分明、吸水性大、 味道清淡、出飯率高、香味稍遜 *茉莉香米除外,其黏性相對高,而葉枝、稻穀及煮成的飯均會散發香味*
|
|
• 粳稻,亦稱短米 • 常吃品種:日本珍珠米、台灣蓬萊米 |
|
|
黏性大、口感軟綿帶彈性、膠質較重、味道甘甜、吸水性中等、出飯率低 |
|
•糯米,由水稻的粘性變種出來, •常吃品種:白糯米、黑糯米 |
|
|
硬度低、脹性小、口感黏稠糯潤、味道甜膩 *黏度差異取決於米粒成分中的「 直鏈澱粉」(amylose),一般米的含量是20%,成分愈高黏性愈低,而糯米則是0%*
|
|
米的營養
根據食物營養建議,碳水化合物的每天攝取量應佔膳食中50-60%。食米主要提供複合碳水化合物, 是上佳的健康食糧 。此外,紅米、糙米、黑香米等有色米,不如白米經過各種精磨工序,更能保留米糠層的營養成份。
米糠的營養包括:維他命B1及B6、維他命E、纖維素、鈣、鐵、磷、鋅和鎂。維他命B1最重要的功能是輔助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能量,得以應用。維他命B6是分解蛋白質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輔助酶,亦應用於製造紅血球、白血球及神經傳遞質 (Neurotransmitter)。其他微量元素則能維持骨骼健康、神經傳遞、提高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等身體功能。
綜合各項營養而言,食米以纖維素、磷和鎂的含量較高,而整體營養最高的為「有色米」。從健康角度考慮,不妨加入上述有色的健康米作為主糧。不過只要日常飲食均衡,以白米為主糧以外,亦不難從蔬菜或穀類食品吸取相關營養補充。兩全其美之策,是嘗試把健康米與白米混合煮食,在口感與多元營養方面取得平衡。
吃飯給人的印象較吃餸易肥,於是少吃飯甚至不吃。事實上,與其他主糧如麵和意大利粉比較,相等重量的白飯含較高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煮成飯後,米所佔水份亦比麵包要高,所以熱量密度相對較低。此外,比較起餸菜中的肉類食材,白飯的脂肪含量非常低。因此,米不單提供充足的熱量,含豐富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不算高,且能裹腹避免多吃餸,無疑是一種健康的食糧。
曾有研究報告指出由於東方人以米作主糧,每日攝入的脂肪含量遠比西方低,與東方人患冠心病比率較低有重要關連。
統計資料來源:消費者委員會出版刊物〈選擇〉253期
🥘 食譜分享:
🔅注意事項:
糙米的組分包括:米糠、胚乳、胚芽,共三部分。 中國南方部分地區也稱其為賤米,日本稱為玄米,英文稱為brown rice(棕米)。在以精製白米為主食的區域中,腳氣病一度很常見。此種米食因為去除米糠,所以可以增加保存期限與口感,但也因此去除掉硫胺(thiamine)。在19世紀末之後才發現精製米類與腳氣病的關係。1925年發現這種營養素是維生素B1。
黃金大米
黃金米是透過基因工程在米粒胚乳中合成β-胡蘿蔔素(維生素A的前驅物)而生產的品種。它旨在在世界上維生素 A 缺乏症普遍存在的地區種植和食用。黃金米一直遭到活動人士的反對,例如在菲律賓。2016年,10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鼓勵使用基因改造生物,例如黃金米,因為它們可以帶來好處。
延伸閱讀
在淘寶上的金象牌頂上茉莉香米,疑似誤導消費者
為何金象米的膠袋上,無寫產地來源?碰巧,我也在問。
事緣有天,精明消費者、突然發現,吃了十九幾年的「泰國米」,包裝袋上沒有產地來源說明。
那包「米中極品」,由頭到尾望了好多次,真係無;有營養資料有公司地址有食用日期,就係無產地來源。那些有隻金象的,沒有半隻字寫自己是泰國米;那些有隻袋鼠的,也無寫自己是澳洲絲苗。在超級市場整個米架,就是找不到任何一包米,告訴你產地來源。一包都沒有。
我問店員︰這些米產地哪裡?
他說︰越南。
我問︰我要搵泰國米,成個架都無一包是泰國的?
他說︰無,全部都是越南。
我問︰但都無寫。
他說︰係,佢哋唔寫的。
請原諒我太天真,想起來好像早已聽聞過,但一直不太在意︰不要以為有隻金象就是泰國,不要以為有隻袋鼠就代表澳洲。見象是象,見袋鼠只是袋鼠,你若想到其他嘢,那是你想得太多。
「溝米」可以是指將不同來源的米混合成一個產品出售,例如同一國家內的不同產米區,又很多時供應予食肆的米會混合新米(這年新收割的米)和舊米(又稱老花米,即早年收割的),以調製出較受歡迎的口感,稱之為「溝米」,甚至是不同國家所生產的米。業內人士指出,現時的交通運輸比以往便利,而且盛產稻米的東南亞國家有其自由貿易區,稻米很容易在這些國家之間運輸往來,所以不易確定稻米的種植地。總括而言,溝米並無負面含意,如能溝出口感更好的產品,對消費者而言是件好事。只要供應商在標籤清楚標示產品真正的來源地甚至不同種類米的百分比等詳細資料,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及方便其選購,對各方面來說都是有利的做法。
但是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們應該有知情權吧,為何食物包裝不標明產地來源?
翻查網上舊聞,金源米業曾於越南有投資,老闆表示「十九年前已開始跟越南做大米生意」(報道如是說)。早前亦曾解釋,金象米不再寫明「泰國」,是因為成份不足泰國當局規定的92%,不能稱泰國米。
大家又覺得覺得,包裝上的大象涉嫌誤導,感覺被欺騙了好多年?不過其實係,你若想到其他嘢,那只是你想得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