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食「粟米斑塊」、「深海龍脷」,包括我的小朋友也喜歡這一個菜式!

 

最近,無意中在癌症資訊網看到一篇關於龍脷魚的文章,提及到外邊午餐或在超市,會見到一種叫做龍脷柳的魚柳,為何這種魚跟癌症有關?原來關乎於消費者的知情權問題。

 

大家試吓在Google搜尋一下,不少凍肉公司都出售一款魚柳,有的名字叫「越南頂級魚柳」、「越南龍脷魚柳」… 然而最簡單的名字,就是急凍魚柳。大家會感到驚訝,為什麼,頂級魚柳的價錢是$18一包(一磅裝) ?

 

商人給它起了不同的名字,例如在英國叫Cobbler,在美國和紐西蘭叫Basa。香港的超市也有出售,有些用的標籤是「越南急凍鯰魚柳」,英文是 Catfish fillet,有些的標籤則是「越南鯰魚柳」,英文是Vietnam Cobbler。以上的名稱還算恰當,但個別超市的標籤是「越南龍脷魚柳」,英文是Vietnam Sole fillet,名稱並不妥當,部份公司,為了防止顧客的質詢,索性在簡介內容寫上,用龍脷柳只是方便作為推廣名字,魚柳實際是鯰魚,這樣的解說,有點自打嘴巴的感覺。

 

 

 

眾所周知,龍脷 (Sole) 是食用魚類之一,龍脷,英文係Sole,泛指屬鰨科嘅魚,因魚身扁平,狀似舌頭,廣東地區稱舌頭為「脷」,所以該類魚叫龍脷、方脷,,有人以為鰨沙就是龍脷(外國不少地方亦稱大條鰨沙為龍脷),它泛指多種生物學屬鰨科的魚 (family Soleidae)。撻沙是屬於細品種的鰨科魚。鰨科的魚雖有淡水品種,但經常食用的品種和香港街市常買到整條的都是海魚。

 

鯰魚咪當龍脷咁傻

 

常被充當龍脷柳出售嘅鯰魚,因長有像貓的觸鬚,英文統稱為Catfish,學名係Pangasius bocourti,屬鯰形目。除了Catfish,唔同地方亦有唔同稱呼,好似英國稱鯰魚為Cobbler、美國及新西蘭則稱之為Basa,台灣亦有鯰魚出產,他們會稱作Tra。鯰魚同龍脷魚最最唔同嘅地方係,佢個身係圓圓的,頭有觸鬚,有點像塘虱。而日常食用嘅鯰魚多生長在池塘或溪流等淡水地方,但是少數屬海魚,而越南湄公河亦以盛產鯰魚而聞名,當地稱之為巴沙魚,即 Basa Fish,大家喺超市常見嘅越南鯰魚柳(如果商販誠實嘅話)就係寫住Catfish Fillet、Paga Fish或Pangasius Fillet等。由於鯰魚肉身相對較為粗及淡味,多用以濃醬或蘸醬炸煮以添加味道。

 

心水清的女士們會知道一條撻沙的價錢是多少錢一兩,厚身大條的價錢更加驚人。況且即使很大條的龍脷,也未必可以起出那麼厚肉的龍脷魚柳。其實,凍肉店裡賣的便宜的所謂龍脷片(尤其是來自越南的)只是鯰魚片(一些老實的店家會明確標明是越南鯰魚片,不會用誤導性的名字)。 鯰魚和龍脷是兩種不同的魚。 整條魚很容易區分,但去皮、切割後的魚片卻不容易區分。 如果商家不急於搶錢,通過價格體系很容易區分。 魚柳的厚薄也可以作為參考(龍脷柳條不會很厚)。 龍脷的肉質比較緊實,比較甜,而鯰魚片比較容易散,味道不鮮不甜(除非是用靚味精和上湯煮的)。

 

根據《商品說明條例》,供應或管有虛假商品說明的貨品屬違法行為,所以在大型網購公司、連鎖超市,他們都是標籤越南鯰魚柳

有部份網購及食品供應商,由於忽略了對錯誤名稱,仍然使用越南龍脷魚柳等名字,容易違商品例,部份公司會在描述說明,會使用龍脷魚柳,方便推廣。

 

飼料中的藥物雞尾酒

 

在越南,養職業為了增加產量,密度很高,病完體很容易危及種群。作為對策,將藥物混入飼料中。作為預防措施,我們只好依靠海關及食物安全中心的抽查。

 

世界自然基金會生物學家相信在養殖業,僅抗生素就有大約 50 種,例如用於養殖池的除藻劑和消毒劑。這就是規範公司的情況,那麼在設施不太完善的小型養殖場中情況又會怎樣呢?許多小農戶從大型魚類加工公司獲得貸款來建立自己的農場。作為回報,他們現在必須提供廉價的魚。如果不保持這種生態鏈,大約 70% 的企業破產了。小農場也一般將飼料與藥物混合。但與示範農場不同的是,工人們顯然不知道飼料是如何專業施用的。他們從船上將袋子扔進水中。越南政府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就改變生產方式進行了談判。越方承諾到2015年將至少50%的漁業養殖轉變為可持續生產。

 

磷酸鹽用途多 過量妨健康 磷酸鹽成無形殺手

 

此外,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個經驗,就是曾經吃過的龍脷柳有梳打味道,通常厚身大條的鯰魚,即使很大條,也未必可以起出那麼厚肉的龍脷魚柳。在比較高級的食肆,他們避免使用梳打粉,不過,在食品加工工廠……魚柳添加了磷酸鹽和檸檬酸,但不是為了清潔,這在食品工業中很常見。磷酸鹽會與水結合。這意味著魚片會膨脹並增加高達 20% 的重量。

 

食品加工使用磷酸鹽,可以降低部分成本,增加重量,本身主要的目的是保鮮、穩定品質、及延長保存性;雖然磷酸鹽本身並無強烈毒性,被認為是安全性高的添加劑,但過量攝取磷酸鹽對健康的影響依舊不容忽視。研究顯示,動植物體內在自然狀態下即含有磷,若再攝入過多磷酸鹽使人體內的磷超出正常範圍,將造成鈣的恆定失調,容易引發骨質疏鬆、腎結石等疾病。過量的磷還會促使血管鈣化變脆,與慢性腎臟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的發生密切相關。

 

鯰魚稍加調味蘸粉漿脆炸,製成Fish & Chips係外國人流行食法

 

總括來說,龍脷魚柳由於價廉,已經大量充斥在凍肉店的貨架內。商人也已經不用鱈魚來做傳統的炸魚薯條 (fish and chips),而改用了鯰魚柳。是很多餐廳和一些酒樓,都有供應龍脷柳或斑塊的菜餚,但為了利潤,有不少是用了越南鯰魚柳來冒充。聽起來像是欺騙消費者,心知已經成為消費者默許的真相,然而消費者會忽略這些是否真食材,更甚者,消費者更加需要關心這些養殖業的水產在養殖過程以及加工過程,食物的生產是否屬於可持續,有沒有大量使用獸藥及抗生素,以及食品加工業所使用的添加劑到底有沒有過量?長期使用及食用對身體的安全性。相對於冒充高級魚,食物安全中心的檢查,與“來自湄公河的流水” 相比,其實算得上只是一個小謊言。

 

參考資料:

  1. Die Pangasius-Lüge, daserste – https://www.daserste.de/information/wissen-kultur/w-wie-wissen/sendung/2011/die-pangasius-luege-100.html
  2. 食物安全中心在鯰魚樣本驗出孔雀石綠, 2022年9月22日
  3. 鯰魚柳中的硝基呋喃類代謝物殘留, 食物安全中心
  4. 本地超市持續出現錯誤標籤海鮮產品 – 2018年8月25日,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