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天吃飯」的農民,天未光便要起床工作,「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其中辛勞,不是他人能理解的。遇上打風落雨或太陽過猛,心血可能付諸東流,即使成功種出來,也不時為免滯銷,以賤價出售。農田是健康經濟的基礎,更是環境生態的重要一環。

大概2015年,我剛剛離開職場,因為一位師姐的介紹,接觸了農田,與朋友們來到永慶圍的農地成為農夫,並開展「有機」耕種。坦言開始以「有機」方式耕種只是一個糊裡糊塗的巧合。當時大家都對「有機」並不了解,但是得知到化學農藥和肥料的壞處,當時打算申請有機資源中心的認證,所以作出了一個「三不用」的承諾 — 不用農藥、不用化肥、不用殺草劑,加入了漁護署的有機耕種支援組,同時參加一些業界的有機耕種課程,學習有機耕作的認識,以確保種植的蔬菜安全健康。

經營有機農場並不容易—有機農夫除了要面對天氣不穩的問題外,蟲害亦是一大挑戰。初期種植的粟米以及椰菜都會被草地貪夜蛾蛀壞,由於不能使用化學農藥,對付農場各種的害蟲只能依賴人手捕捉,因此有機農場的產量普遍比常規農場為低。不過,有機會為農田帶來生機,當我自己在旁邊開動犁田機犁田,小白鷺等體型較大的雀鳥依然會在身邊走過,在田中悠然自得地捉蟲吃。相反,雀鳥卻甚少跨越到鐵絲網另一邊的農場。雀仔是很有靈性,能夠感受到這邊的農田較少農藥污染,所以才選擇到這裡覓食。在晚上,永慶圍的小溪,還可以看到不少螢火蟲,螢火蟲需要清澈的河水以及冇污染的農地,賴以生存。

餸您健康成立於2019年,最初只是希望透過先進的網絡技術,更容易將本地的農產品銷售到不同地區的消費者,於是連結了一群有心人協助建設網站,協助農夫與顧客之間的橋樑,以網購形式直接銷售。除了一般的季節性時令蔬果,更連繫不同產地以及海外貨源,希望增加顧客的需求以及貨品的多元化,更希望目光放遠,與文字工作者以及過去工作上的好友等合作,將健康而美味的有機產品介紹給顧客。透過專業的心思以及將產品詳細介紹,將每一個產品的供應農場以及有機認證等資料列出來,希望用我們的權威加強顧客對有機農產品的信心。

 

 

經過了幾年的努力,本港有機市場尚未成熟,再加上香港先天條件不足,還未可以擴大有機農產品的規模。另外,每一斤蔬菜,又收割到出售,當中需經過重重工序。只要當中其中一個過程有誤,便會令產品質量參差,更有可能破壞我們平台的聲譽以及角色。然而,消費者對農產品的理解,仍停留在超市看到的標準,經常遇到消費者對收到的有蟲咬的菜心、有雀仔咬花了皮的蘋果、以蔬菜是否深綠色判斷是否新鮮、有機菜的食用期比較短、見到一條肥大飛蛾的幼蟲驚慌,而要求我們作出更換或退款,以及花時間採購本地農場的作物的物流不容易,有時候將農產品交到消費者的時間容易出現延誤,感到作為平台角色的困難以及處理顧客期望的挑戰。

有部分商人為求利潤而濫用有機字眼,將常規食品標榜為有機出售,亦有平台濫用新界本地有機菜等聲稱,錯誤地將一些來自中國市場的農產品,不適當地出售。一般人單靠外觀未必能輕易分辨到有機食物,加上本地消費者「慣性」被亮麗的宣傳字眼吸引,沒有核實供應商的誠信,以及對農產品的追溯性,更有對農藥過敏的人誤食後或會出現腹瀉甚至休克等症狀。

鑒於種種原因,香港市民對有機食品未能建立足夠信心,單憑有機認證制度以及政府推廣宣傳,並不足夠。中間的銷售橋樑還未能完善,加上消費者對於有機食物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仍然偏低,有機農夫就難以將有機產品以最理想的方式銷售到市場及買家。餸您健康身體力行證明給我們知道,香港有機產業仍需繼續為不斷堅持和努力,擴闊有機市場的空間。

 

  

 

有機耕作除了可以保護土壤環境外,更可以保護其他生物的多樣性及人類的健康,對消費者而言,他們是需求有質素的食物,然而,消費者對本地有機農產品的需求偏低,會窒礙本地農夫用心去種植有質素的農產品的信心和有機市場的空間,形成了市場空間細,有機農產品的需求細喎有機農產品供應有限這個三角關係。現在更多香港人著重食物的安全,希望未來會有更多市民願意購買有機蔬菜,慢慢養成為了本地有機菜而去幫襯,支持本地的有機市場。目前,本地有機農業處於停滯狀態,本港年青一代以及很多中產消費者,對有機農業欠缺關心。我相信要致力建立農夫的專業形象,對生產者建立責任制,增加消費者對農產品的歸屬感,農業由生產以一土銷售平台以引入更多科技元素,才可為行業注入新動力。

在香港做耕種一定不能賺大錢,做有機農產品平台也是,只是揾份收入而已。那為甚麼仍堅持下去,更不斷求進呢?「當有客人讚賞我們專注做有有機農產品 ,我就好滿足,這就是我最大的回報。」

 

 

 

 

李家鴻 

餸您健康創辦人